- 上云资讯 -
2025-09-03 12:22:11 37人关注
清华与东北大学联合推出 UltraRAG 2.0:50 行代码实现高性能检索增强生成系统
近日,清华大学 THUNLP 实验室、东北大学 NEUIR 实验室与 OpenBMB 及 AI9Stars 联合发布了 UltraRAG2.0,这是首个基于 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架构设计的检索增强生成(RAG)框架。
UltraRAG2.0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架构 RAG框架 清华大学THUNLP OpenBMB
2025-07-26 14:15:14 54人关注
南洋理工与北大合作推出开源长记忆世界模型WORLDMEM,提升虚拟场景一致性
近日,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联合开源了名为 “WORLDMEM” 的长记忆世界模型。这一新模型旨在解决当前虚拟环境中长期一致性的问题,尤其是在视角变化或时间推移的情况下,仍能维持3D 空间的连贯性,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2025-06-15 10:41:17 365人关注
一张图生成3D模型!PartCrafter颠覆建模流程,北大+字节+CMU联手打造
3D建模技术迎来重大革新!由北京大学、字节跳动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研发的PartCrafter项目正式亮相,凭借单张RGB图像即可生成高精度、结构化的3D模型,彻底颠覆传统“先分割再重建”的复杂流程。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生成效率,还能推断不可见结构的3D几何,展现了AI在3D生成领域的巨大潜力。AIbase编辑团队整理了最新信息,为您深度解析PartCrafter的创新与影响。
2025-01-19 22:21:44 105人关注
北大等提出医疗专家模型训练方法 将8B模型提升至GPT-4级性能
北大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团队搞了个大新闻,他们提出了一种训练方法,让8B尺寸的医疗专家模型达到了GPT-4级的性能。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他们还引入了一个新概念——「稳定性差距」,来解释大语言模型在持续预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2025-01-12 03:16:19 114人关注
北大/通研院发布超难基准LooGLE测试长文本理解 大模型全军覆没!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长语境理解一直是一个挑战。尽管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多种语言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它们在处理超出其上下文窗口大小的文本时常常受限。为了克服这一限制,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提升LLMs对长文本的理解能力,这不仅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实世界的应用场景,如特定领域的知识理解、长对话生成、长故事或代码生成等,同样至关重要。
2025-01-04 15:34:24 139人关注
不用再死磕咒语了!北大、百川推智能提示系统PAS 可自动生成高质量提示
在这个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智能系统打交道。然而,你是否曾思考过,这些AI是如何准确理解并回应我们需求的?答案就藏在一项被称为"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关键技术中。
PKU Baichuan PAS AI Prompt System AI提示系统 大模型提示工程 北大百川AI系统 AI提示技术
2025-01-01 23:25:26 207人关注
北大阿里联手推出Omni-MATH:AI数学能力的终极挑战
随着OpenAI的GPT-4在传统数学评测中屡创佳绩,北京大学和阿里巴巴的研究团队联手推出了一个全新的评测基准——Omni-MATH,旨在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级别的推理能力。这一举措不仅为AI数学能力的评估提供了新标准,也为探索AI在高级数学领域的潜力开辟了新途径。
2024-12-29 07:42:38 98人关注
快手、北大联手开源视频生成模型Pyramid-Flow :可生成10秒超高清视频
最近,快手和北京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开源了一个名为 Pyramid-Flow 的超高清视频生成模型。
2024-12-29 06:25:22 142人关注
快手北大推超高清视频生成模型Pyramid-Flow 可生成24帧高分辨率视频
快手、北京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团队联手推出了一项重磅科技成果——Pyramid-Flow超高清视频模型。这一开源项目在人工智能生成视频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2024-12-19 03:34:33 182人关注
北大团队发布多模态模型 LLaVA-o1,推理能力堪比 GPT-o1!
近日,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宣布发布了一款名为 LLaVA-o1的多模态开源模型,据称这是首个能够进行自发、系统推理的视觉语言模型,堪比 GPT-o1。
PKU团队发布LLaVA-O1多模态模型 LLaVA-O1多模态模型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PKU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大模型技术进展